從政黨票決定哪個黨可以分到多少席次,對每個政黨來說都相當重要,錙銖必計,所以這牽涉到繁瑣的數學.除了以色列計票時兩層信封的票會計算得比較久之外,直到每一票都確定了之後才可以開始分配席次,也是造成開票後席次一直變動的原因.以下用2019年9月(上一次選舉)的計票結果來說明.
[2013年媒體中心看板上寫著不同媒體做的出口民調結果]
第一步,每張票都算清楚了之後,先把無效票/廢票扣掉,上次總共有446萬多票,但有近3萬張無效票,所以剩下的有效票(kosher vote)是443萬多票.
可以分配席次的政黨必須得票超過3.25%,可以得出這個門檻需要有14萬4千多票.所有未達這個門檻的黨的票數都要扣掉,然後才來分配席次.上次選舉有20個黨未達門檻,其中只有2個黨得票超過1萬票.我懷疑以色列參選的政黨是否不需要交(賠)保證金,所以很多根本不可能達到門檻的黨還是堅持參選,但如此一來中選會要印很多根本不可能用到的小紙片,勞民傷財.不過,以色列選舉制度有它的立意,有空再談.
443萬多票扣掉這20個黨的總得票數,變成了431萬票,然後用這個數字除以120席,算出每一席需要35917票.
到這裡你可能覺得這是小學生的數學嘛,有什麼難的!?複雜的在後面.
[某屆選舉時利庫德黨在耶路撒冷交通要道上買的大幅廣告,他們是用三個字母的代號]
為了不浪費各政黨分配席次除不盡的餘數,每個政黨/聯盟在參選時(投票前)可以先跟其他政黨/聯盟約定好,分配席次時的餘數可以共用,這叫做The Bader-Offer Method.像上次選舉,按照每一席需要的票數來算,共有9個達到門檻的政黨可以分配席次,可是分配完還剩下3席,因為每個黨都多少餘下一些票數.
這9個黨當中,8個黨剛好兩兩組隊了(因為他們只會找過得了門檻的黨組隊),所以用兩黨共用票數的方法,跟剩下那個落單的黨,一起假設他們(五組)各多分配一席,看看這一席會由多少票數組成.結果會得出5個數字,取這5個數字中最大的3個,把剩下的3席分配給這三組,每組一席.(我這裡解釋的是中選會的算法,雖然用餘數相加可能更容易理解)
至於每組多出來的那一席由其中哪一個黨獲得?就根據哪一黨的餘數比較大來決定.所以當時的結果是利庫德,工黨,藍白黨各多得一席.
2020年3月2日的選舉,中選會表示會在下週二傍晚公布,也就是投票日之後第8天.右翼陣營從投票日晚上10點公布出口民調時估計的61席,到60席,今天已經變成58席了.以色列的開票結果總是要等上幾天才會明朗的,急不得!